新华社合肥5月7日电(记者徐海涛)考古界经常使用元素碳的同位素“碳14”来测定古生物的年代,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方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另一种化学元素锶的同位素组成来追踪判断中华绒螯蟹的真实地理起源,识破用“洗澡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等市场欺诈行为。
同一类化学元素可以有多种“同位素”,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相同,但中子的数量却不同。比如元素碳就有多种同位素,其中拥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14”可被用于考古,人们通过检测古生物体内的碳14含量,来推算它的死亡年代。同位素也可以用作“特征指纹”,用来追踪化学物质的来源。
近期,中科大的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同位素指纹”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溯源。化学元素锶在自然界中有4种稳定的同位素,其中“锶87”和“锶86”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这种同位素特征又会通过水和食物传递到生物体内。教授黄方、副研究员于慧敏、研究生殷皓铭等人采集了阳澄湖、太湖、固城湖等湖区的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对其进行锶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同一湖区的大闸蟹的锶同位素成分相同,而不同湖区的大闸蟹则具有显著不同的锶同位素成分。
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闸蟹的锶同位素特征与产地的水源相似,不受外来饲料的影响。因此,锶同位素检测可以作为追踪大闸蟹地理起源的可靠方法。
“螃蟹生长期内要几次脱壳,送到产地之外的湖中‘洗澡’时已经接近成蟹,因此短期‘洗澡’和进食改变不了蟹壳中的锶同位素特征。”黄方说。
近年来,每逢秋季大闸蟹上市,屡有“洗澡蟹”冒充名牌大闸蟹的现象发生,肉眼难以分辨,“锶同位素检测法”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近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地球化学学报》上。
研究团队介绍,他们下一步将引入激光技术,有望将检测周期从现在的两三天缩短到1天之内,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
09-21 来源:网络整理
09-21 来源:网络整理
09-24 来源:网络整理
09-24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15 来源:网络整理
09-27 来源:网络整理
09-09 来源:网络整理
09-24 来源:网络整理
09-23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