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将如何不负这滚烫?
科学家们
将答案写在归国的船票上
↓听,科学家们的故事
新中国诞生的消息,让大洋彼岸一位名叫朱光亚的青年,激动不已。1946年,22岁的他随师友赴美考察。美国的高科技水平强烈刺激了他,他决定留美攻读,并顺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而此刻,他归心似箭。他在返国途中联合51名旅美留学生起草了《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信中这样写道:“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1947年,朱光亚同志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时留影(左起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新华社发
同样在为归国一事谋划筹算的还有钱学森。1935年,年轻的钱学森抱着“科技救国”的心愿跨洋赴美。28岁时即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被赞为“美国火箭技术领域最伟大的天才、最出色的火箭专家”。
不买房子,也不买保险,身处异国的每时每刻,钱学森都不忘从报纸、广播里关注国内的局势——回国,是从出国那一天起就已做好的打算。就在钱学森打算举家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他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通知——全家不准离开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海关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此后,联邦调查局派人监视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动。
被监视、被软禁——在美国人眼中“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的钱学森的归国路,走得异常坎坷。直到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议达成侨民可自由回国的协议。
海轮启程,离洛杉矶,过夏威夷,美国终于被甩在身后。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旅途。这一年,他44岁。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1955年10月10日,钱学森回国的第3天,《人民日报》刊登了“钱学森等回到广州”的消息。同时出现在这天报纸上的还有另外一则新闻——联大政治委员会讨论和平利用原子能问题。
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原子能”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然而,仅仅几百天后,中国启动了导弹、原子弹和卫星等国防尖端技术的研制计划,后来称“两弹一星”工程。
钱学森,就是导弹和卫星研制工程的科技负责人。
1987年4月,在国防科工委2000年高技术发展工作会议上,钱学森(右)与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邹毅摄
1964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个月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进行。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21人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胸怀同样的思念与理想,还有一大批各领域才华横溢的杰出科学家,舍弃了海外已有的优厚条件,义无反顾踏上归途,都回到了迫切需要他们的祖国。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是他们对青春的回答。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爆炸时的火球(图一)和随即升起的蘑菇状烟云。新华社发
志愿军战士
将答案写在坚守的阵地上
↓听,志愿军战士的故事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进行武装干涉,纠集起的所谓“联合国军”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朝鲜战争迅速由内战演变成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性局部战争。美国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这是1950年10月朝鲜新义州在浓烟烈火中。新华社发
1950年10月19日,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年轻的志愿军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民并肩战斗,抗击美国侵略军。新华社发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年。战士邱少云在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中最后写到:“我决心杀敌立功,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09-16 来源:网络整理
10-20 来源:网络整理
11-03 来源:网络整理
12-07 来源:网络整理
12-09 来源:网络整理
12-21 来源:网络整理
12-24 来源:网络整理
01-29 来源:网络整理
02-06 来源:网络整理
03-24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