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国革命的重要红色沃土,孕育了丰厚的先进文化,涌现出无数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湖南考察调研,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擘画发展蓝图,勉励大家从光辉历史中汲取实事求是、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三湘儿女牢记殷殷嘱托,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步伐坚定。
实事求是,精神一脉相承
【红色足迹】
2020年9月17日下午,细雨飘飞。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书院中心讲堂前,总书记望着檐上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
“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为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问计于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湖南之行的一个重点。村支书、乡村教师、扶贫干部、农民工、种粮大户、快递小哥、餐馆店主……30名基层代表齐聚一堂,10名代表先后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深入交流,言传身教的就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思想脉络】
1916年至1919年期间,毛泽东在岳麓书院半学斋住了一年多光景。从宿舍打开窗户,就能看到书院大讲堂“实事求是”匾额,“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朝夕相处,“实事求是”深深刻在毛泽东的心中。
站在岳麓书院一棵参天古树下,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珍名说:“岳麓书院的主办者们,反对埋头故纸堆、脱离实际的空谈学风,倡导务实学风和‘经世致用’,继而把‘实事求是’作为校训。后世经过不断发展,含义拓展为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认知和解决问题。”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这是4月13日拍摄的岳麓书院(手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红色基因,守护传承焕新生
【红色足迹】
2011年3月,江南大地草长莺飞,生机勃勃。习近平在湖南调研期间专程来到韶山,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展室,与韶山村党员群众代表座谈。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习近平深情地说,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大门两侧,这副白底黑字的对联分外醒目。
2020年9月17日,岳麓书院里,习近平同正在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生们亲切交流。他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他勉励年轻学子,一定要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弘扬赓续】
山青水碧,特色历史建筑比比皆是。
湖南大学在岳麓书院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的高校。
“1938年4月10日,27架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和岳麓书院,校园特别是文化典籍损毁严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兵讲授的“移动思政课”,结合时事、历史和身边风物,引导学生修身崇德、明辨是非。
总结相关教学经验,湖南大学正在建设思政课程优秀案例库、教学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探源研究,举办“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和“岳麓书院讲坛”等活动。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徐淼说,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踏踏实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谦和的心态、奋斗的姿态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栋梁。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09-16 来源:网络整理
10-20 来源:网络整理
11-03 来源:网络整理
12-07 来源:网络整理
12-09 来源:网络整理
12-21 来源:网络整理
12-24 来源:网络整理
01-29 来源:网络整理
02-06 来源:网络整理
03-24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