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的展区里并没有给出答案。参观结束后,记者向纪念馆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相应曲谱信息,经一番查询工作人员表示很遗憾,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延安采访结束后,广播剧《到延安去》主创借助互联网多方查找这首歌的资料,最终查找到《视听界》杂志1989年5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创作的回忆》,作者汤翰璋,这几乎是关于这首歌唯一一篇回忆文章。《XNCR之歌》,即延安新闻纪念馆所展出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曲》。
在这篇千字左右文章的开头是《XNCR之歌》的简谱。依据这份珍贵的曲谱,2021年4月30日,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老中青播音员主持人和亚洲爱乐合唱团对这首80年前的“台歌”进行了复刻,以此,致敬人民广播的先驱者,延续人民广播事业80多年来的“声声”不息。
△《视听界》1989年5月刊
借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曲》重录这一契机,我们也得以穿过历史的尘烟,重温80年前那些人民广播先驱们的热血青春。
3、1940—1941,那时他们正青春
1、18岁的麦风
姓名:麦风(徐瑞璋)
年龄:18岁
工作: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位播音员
抗战爆发后,南京姑娘徐瑞璋在武汉上中学。课余时间,她和同学们参加了救亡青年健友会、青年救国团汉口分会,到街头募捐款物,到医院慰问伤病员,还在汉口街上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等抗战小剧。
△1939年,徐瑞璋(左一)和同学在重庆,图源徐蔚、 陈绿河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徐瑞璋和亲人退到重庆。为追求真理,她和同学一起偷偷离开学校,毅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去延安的路上途经关中平原,恰逢小麦吐穗季节,微风吹过,滚滚麦浪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同行中有一位诗人给徐瑞璋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麦风”。
到延安后,麦风进入延安女子大学学习。1940年秋天,延安女子大学演出果戈理名剧《钦差大臣》,麦风扮演剧中铜匠的妻子,大段道白像连珠炮般从口中迸发出来,获得了满堂彩。此时,筹建新华广播电台的军委三局领导正在延安女子大学挑选播音员。麦风被“择优”录取了,18岁的麦风进入电台,成了延安的第一支“麦克风”。
△1940 年徐瑞璋(麦风)在延安,图源徐蔚、 陈绿河
戳录音,听徐瑞璋的故事↓
2、23岁的傅英豪
姓名:傅英豪
年龄:23岁
工作:军委三局九分队队长
1940年3月,赴莫斯科医治受伤右臂的周恩来回国,将共产国际援助的一台苏制广播发射机拆卸打包空运到新疆,再用汽车经兰州、西安运抵延安。有了这台发射机,中共中央发出建立延安广播电台的指示,并成立广播委员会领导筹建工作,周恩来任委员会主任,后周恩来到重庆后,由朱德主持筹建工作。
承担建台任务的是军委三局九分队,队长傅英豪,政委周浣白。
傅英豪出生在沈阳,和妻子唐旦是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同学,两人原本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电台做机务工作。周恩来知道傅英豪懂无线电后,点名要他和唐旦到延安去建台。考虑到延安的冬天很冷,周恩来让傅英豪和唐旦每人做一套棉军衣。当时唐旦已经怀孕,周恩来特意嘱咐裁缝,要量体裁衣,给唐旦的衣服做得肥大一些。
1940年10月,23岁的傅英豪处理完重庆的工作后,坐长途汽车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报到。他特意带上了万用表、绘图仪、计算尺、卡尺和一套绘图工具,这些是建设电台必不可少的。
由于广播发射机是拆成散件运回延安的,没有装配接线图,给装配增加了难度。傅英豪只得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摸索,直到12月下旬才好不容易把它装好了。发射的天线,是用三根大树杆架起来的,延安没有现成的发动机,傅英豪和同事要来了一部坏汽车上的发动机,没有汽油做燃料,就用木炭产生的煤气来代替。
△王唯真绘制的电台机房工作情景
一切准备就绪后,傅英豪报告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可以试播了。就在调机试播前夕,傅英豪和唐旦的孩子出生了,取名傅延延,纪念在延安出生。出生九天后,延延就被送到老乡家寄养,出了月子后的唐旦马上回到电台,和傅英豪一起工作。
△傅英豪、唐旦夫妇在王皮湾准备电台开播
戳录音,听傅英豪原声↓
3、《XNCR之歌》作者汤翰璋
姓名:汤翰璋(丁戈)
年龄:不详
工作:军委三局九分队成员
09-16 来源:网络整理
10-20 来源:网络整理
11-03 来源:网络整理
12-07 来源:网络整理
12-09 来源:网络整理
12-21 来源:网络整理
12-24 来源:网络整理
01-29 来源:网络整理
02-06 来源:网络整理
03-24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