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安徽因公殉职基层检察官:“拼命三郎”倒在工作岗位上

  中新网合肥9月6日电 题:追忆安徽因公殉职基层检察官:“拼命三郎”倒在工作岗位上

  中新网记者 赵强

  “我们办理的是一个普通的案件,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却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这是王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尽管时隔已久,但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陈婵娟说起她的领导、如师长般待她的舒城县人民检察院的副检察长王敏时,依然眼噙热泪,情不自已。

  王敏,1988年进入舒城县人民检察院,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3年来,一直奔走在守护公平与正义的大道上,他是亲友、同事口中的“拼命三郎”。今年6月19日(星期六),王敏在加班时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于6月28日不幸因公殉职,终年53岁。

  作为王敏曾言传身教的徒弟,陈婵娟说:“平日里,大家都习惯喊他王检,而我更习惯喊他王科长、王老师,因为他在我心中一直是那位最优秀的公诉科长、最尊敬的老师。他非常热爱他的公诉岗位,基层检察院公诉工作任务繁重、细琐,但他在公诉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对待工作十分的严谨细致,细致到一份起诉书的标点符号都要再三斟酌。”

  与王敏共事多年的舒城县法院四级高级法官束克立回忆,王敏对待案件,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所以对于他起诉到法院来的公诉案件,证据都很扎实,适用的法律也都很准确,在遇到疑难的案件,他都是带头办。

  “印象深的是在办理六安市第一起有震动、有影响的‘何氏兄弟’涉黑案,因为案件被告多,对于案件的事实,王敏采取列表的方法把涉及犯罪的事实和数字一一列出来,以及各个被告人犯罪的一些量刑情节,也都详细地列了出来。”束克立告诉记者,他的方法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工作量巨大,一般人很难做到。除了这个案件,其他相对比较复杂的案件,他也采取类似的方法。

  王敏家在一栋没有电梯的老房子里,百余平方米的房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简单的装修和略显年代感的家具,布置得非常规整。见到王敏爱人郭旭时,她将三本相册拿给记者看,里面不仅有王敏年轻工作时的照片,还有一家三口的留影等。

  郭旭告诉记者,她老公热爱检察事业,每到周末都主动加班,三十多年如一日,他是真喜欢工作。“虽然他上班工作很忙,但每次回到家很勤快,会跟我一起做家务。我也理解他,支持他的工作,家里大事小事都是我一个人扛着,有些事情都不跟他讲,因为不想耽误他工作。”

  在郭旭的心中,王敏是个非常节俭朴素的人,他身上装的钱从没超过五百元,也很少买新衣服。“但他每天下班回来,只要遇到有卖菜的老人,他都会买很多回来。”

  “我爱人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身体也很重视,他每年都按时体检,每天都坚持跑一万多步,上下班都骑自行车(锻炼身体),而且他的两个弟弟都是医生。”郭旭回忆说,出事前的那个晚上也没发现王敏身体有什么异样。

  回忆过往,郭旭思绪万千,曾经跟爱人憧憬退休后的生活,现已无法实现。她说:“王敏有时也会跟我讲等退休了,就去女儿家,帮她们家带带孩子,每天接送外孙上学,然后顺便买点菜回来,烧饭、洗洗衣服,空闲的时候去钓鱼、打打牌。”

  走进王敏办公室,一摞摞卷宗摆满书桌,许多自费购买的法律书籍和十余年来的笔记存放得整整齐齐。采访中,记者见到了他手写标注的未来得及归拢的案卷;那辆风雨相伴他多年的自行车;还有离世后,他留下的捐献眼角膜的荣誉证书。

  在王敏入党志愿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会在检察战线上,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

  2021年9月3日,中共安徽省委追授王敏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