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改进和加强维和行动,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决定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中国将积极考虑应联合国要求,派更多工程、运输、医疗人员参与维和行动……”
5年前,顺应国际社会和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们的期盼,习主席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代表中国作出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的6项承诺。5年来,这6项承诺从铿锵有力的话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2017年9月,中国军队完成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的注册工作;2015年以来,中国军队先后派遣25批维和工兵和医疗分队共7000余人次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5年来,中国共为各国培训维和人员2500余人;中国军队积极落实对非盟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2017年,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部署至苏丹达尔富尔;中国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2016年至2019年该基金在和平安全领域共开展52个项目。
如果说这6项承诺的全面落实彰显了中国言出必行的大国风范,那么在各维和任务区值守的中国蓝盔则以过硬素质诠释了大国军人的铁血担当。
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让利比里亚这个刚刚出现和平曙光的国家又一次遭受沉重打击。当疫情袭来,利比里亚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几近瘫痪,超过40%的医务人员被感染。不仅如此,埃博拉也给联合国驻利机构和部队带来了恐慌,联利团甚至做了最坏打算,要求各国维和部队随时准备撤离。疫情肆虐期间,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官兵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岗位,连续施工28天,平均每天作业16个小时以上,比预计工期提前30多天,圆满完成了中国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修建任务。
诊疗中心投入运行后,利比里亚《焦点报》报道说,中国援建的埃博拉诊疗中心是1976年埃博拉病毒最初被发现以来,该国最好、最舒适、服务质量最高的埃博拉治疗机构。
致命的病毒吓不倒中国军人,武装分子的枪口同样无法阻止中国蓝盔前进的脚步。2017年3月,南苏丹边境城镇耶伊爆发激烈武装冲突,7名联合国民事人员被围困在交火区域,生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中国维和步兵营第一时间派出12名官兵驱车前往救援。救援车队刚驶出临时行动基地,就迎面遭遇数辆配有重机枪的皮卡,四周还有多股武装分子边向交火中心地带运动边开枪射击。一路上,救援分队先后3次突破武装分子拦截,最终将联合国民事人员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这次救援行动在联南苏团赢得高度赞誉,被作为范例推广。时任联南苏团特别代表大卫·希勒表示,中国维和部队采取的“强有力”措施值得称赞。
与爆炸相伴、与袭击相邻,在枪声中入睡、在炮声中惊醒。这是中国维和军人在海外履职的真实写照。从1990年至今,不论在哪个任务区,不论多危险多艰苦,中国维和官兵始终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打造出“中国质量”“中国速度”“中国标准”等一块块金字招牌——
在柬埔寨,中国维和军人创造了“一天能架一座桥”的奇迹;在马里最高气温近50摄氏度的旱季,中国维和官兵不到4个月就建成了一座二级医院;在黎以边境“蓝线”执行扫雷任务14年,中国维和官兵保持着“零伤亡、零事故”的骄人纪录……
30年来,中国维和官兵累计新建、修复1.7万余公里道路和300多座桥梁;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1.4万多枚;运送各类物资器材超过120万吨,运输总里程达1300多万公里;接诊病人24.6万余人次;完成长短途巡逻、武装护卫、难民营搜查、监督联络、谈判调查等任务不计其数。
中国蓝盔的优异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维和部队是联合国任务部队中水平最专业、效率最高、训练最有素和最守纪律的队伍。”
不畏牺牲,中国军人的精神底色——
用生命兑现捍卫世界和平的铮铮誓言
“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维和行动给冲突地区带去信心,让当地民众看到希望。”
5年前,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习主席用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意义,同时也高屋建瓴地指出了维和人员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和平需要维护,但维护和平是需要以青春、汗水甚至鲜血、生命为代价的。93年前诞生于南昌起义的人民军队一向英勇无私、不畏生死;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军人,拥有和先辈们同样的精神底色。
09-16 来源:网络整理
09-23 来源:网络整理
09-09 来源:网络整理
09-10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7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14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