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抗战的真实图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英勇奋战在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期间,一大批外国记者深入中国敌后根据地和抗日前线,用笔和镜头忠实记录下中国人民的浴血抗争,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抗战的重要窗口
埃德加·斯诺
感受中国革命希望之光
本报驻美国记者 胡泽曦
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霍尔姆斯街上,有一座树木葱茏的院落。这是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所在地。1905年7月19日,斯诺在这座城市出生。没有人会想到,他日后会成为第一个深入中国陕甘宁边区采访的外国记者,并写下《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这一经典之作。基金会主席詹姆斯·麦克库思科对记者表示,“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红星照耀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世纪独家新闻’”。
斯诺与中国的结缘始于一次旅行。1928年,斯诺与友人从纽约出发,原打算进行一次全球旅行。然而,在中国逗留的几周改变了他整个计划。当时的中国深陷内忧外患。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将为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变化?年轻的斯诺急切想要寻求解答。
经过思考,他决定留在中国,向世界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10余年间,斯诺遍访中国各地,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伤害,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不屈斗争的英雄历史。
1936年,斯诺进入陕甘宁边区,对耳闻已久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实地采访。在边区的4个月时间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为斯诺详细阐释了对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红军战士、各界群众也与斯诺热情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与革命理想。
边区的生活条件虽然极其艰苦,但人们的精神状态始终积极向上,这让斯诺深切感受到中国革命事业的希望之光。他为英美报纸撰写了一系列报道,并于1937年在伦敦结集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
斯诺笔下的边区充满了面向未来的昂扬精神和为民族求解放的高尚追求。他力图还原中国共产党人和边区生活的真实图景,其中也不乏当地饮食住宿、房屋摆设等生动的细节。该书问世后,1个月内就在英国售出10万册。西方民众从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使命感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斯诺的作品不只为外部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打开了一扇窗,也让更多人理解了中国抗战对世界的重大意义。在他的影响下,包括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等一大批外国友人先后奔赴延安。
斯诺一生都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新中国成立后,他数次访华,把向世界介绍中国作为自己的使命。1974年,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在其家乡设立。该基金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埃德加·斯诺研讨会,至今仍为中美两国民间友好交往持续贡献力量。
(本报华盛顿电)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倾尽一生书写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李欣怡
1951年,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夫妇收到邀请,希望他们回到中国参与新中国建设。两人辗转从美国取道波兰,经过49天的海上颠簸,到达天津港。直到2005年去世,爱泼斯坦再未离开中国的土地。
爱泼斯坦自幼在中国长大。1917年,年仅两岁的他随父母从波兰流亡到哈尔滨,开始了在中国的生活。出于对写作的浓厚兴趣,爱泼斯坦16岁便投身新闻工作。1937年,作为美国合众社雇员,他开始了战地记者生涯。
上海、南京、武汉、广州……1937年到1938年间,爱泼斯坦在中国各地采访。他目睹了城市被日军轰炸沦陷等残酷景象。日军的暴行让他受到强烈冲击,也让他愈发坚定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1938年4月,爱泼斯坦赴前线采访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让他感到振奋。他激动地写道:“台儿庄大捷是值得纪念的……它大大鼓舞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使他们相信中国和中国人民有决心战斗下去,并有能力取得胜利。”
这两年的采访经历为爱泼斯坦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939年,他的首部著作《人民之战》在伦敦出版,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初期的成绩。埃德加·斯诺对该书赞誉有加,称其为“极为出色的战时新闻作品”。
1944年,爱泼斯坦深入延安及晋西北地区进行了长达7周的采访。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深入交流,还参观了南泥湾等地,近距离观察当地军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当地民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他深信“延安是中国未来的缩影”。此次访问后,爱泼斯坦陆续写就了30多篇报道,在《纽约时报》等媒体发表,引起极大的国际反响。
09-16 来源:网络整理
09-23 来源:网络整理
09-09 来源:网络整理
09-10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7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14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