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精神的回响
■褚振江
夏末秋初,沿着当年抗大成立和迁徙的路线,国防大学师生一路寻访前辈足迹,倾听精神的回响。
蜿蜒的延河,绕着薄雾笼罩的凤凰山,潺潺流淌。来到坐落于延安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一跨入纪念馆大厅,我的目光便被侧墙巨幅抗大校歌词谱所吸引。“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作为抗大传人,今天又集合在宝塔山下,使命与责任在心中涌流,大家不由地齐声唱出这曲雄浑激扬的校歌。
在陕西志丹县一座山坡前,大家久久驻足——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讲解员介绍,那半山腰上的一个个窑洞就是曾经的抗大校址。当年,抗大师生们来到这里,将这些荒废已久的窑洞清理干净,挑选了最大的一间作为教室。他们搬来石头、石块当凳子桌子,又砌了一个很像样的讲台,在洞壁上用石灰泥土造出了一块“黑板”,就此开始条件艰苦却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毛主席来抗大参观时,曾诙谐地对学员们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诺也曾在《西行漫记》对抗大生活感慨道:“有什么别的学校由于纸荒而不得不把敌人的传单反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或者每个学员的教育费用,包括伙食、衣着、一切在校开支,每月不到15元银洋?”
抗大诞生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师生早已习惯一边学习一边战斗。当年,抗大进驻延安后,师生们在凤凰山麓挖成了175孔新式窑洞,修筑了一条3000多米长的“抗大盘山公路”。在敌后办学时,为了解决粮食困难,抗大师生曾翻山越岭,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到游击区去背粮,有时在途中遭遇敌人还要进行战斗。牺牲更是在所难免,有的师生为掩护背粮队伍而英勇献身,有的带病坚持背粮而长眠于途中。
寻根途中,我看到这样一份资料:当年缴获的日军文件证实,驻华北日军首脑冈村宁次表示“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了边区的一半”,他要求“宁亡十名日军士兵以换一名抗大学员,宁亡五十以换一名抗大干部”。从日军畏抗大如老虎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所优秀军事院校的无穷威力。一人学战,教成十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资料显示,仅1938年5月至8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奔赴延安的青年就达2288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进入了抗大。遥想当年,莘莘学子奔延安的场景何其宏阔。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来自海外的爱国华侨青年,源源不断地奔赴革命圣地,最终成为英勇奋斗的抗日骨干,担负起民族解放的神圣使命。
抗大为抗日而生、为抗日而战,并以“抗日”两个大字为学校命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民族气节的学校。在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抗战岁月里,抗大始终站在抗日民族解放事业的最前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并不断发展壮大。罗瑞卿副校长在第五期开学典礼上兴奋地说:“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抗大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建校初期,斯诺、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友人都曾到抗大参观访问,还发出了大量通讯、报道、照片和书信,使全世界都知道在中国西北部的延安,有一所教授抗日救国真理的“窑洞大学”。正如毛泽东所说:“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
烽火办学,抗大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自然环境条件极其恶劣、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这里汇集了久经沙场的著名战将和各界名家。“三句话八个字”(“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教育方针和校训,通过抗大学员的身体力行,显示出巨大威力。
这所军校,从建校伊始就担当起民族救亡、人类解放的使命责任,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熔炉和精神高地。她闪耀的是革命精神光芒,锤炼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英雄品格。抗大精神,是一面值得高擎的旗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世代相传,永放光华,激励更多后来人。
09-16 来源:网络整理
09-23 来源:网络整理
09-09 来源:网络整理
09-10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7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14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