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已经成为城市星球”[], 50%以上的人口聚居在不到3%的陆地表面[]。根据预测, 到2050年接近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 城市的环境决定了人类的幸福指数。城市面临的关键挑战包括公共设施和服务(交通、电力、医疗、教育等)能否满足需求, 能否提供保障人体健康的环境(大气、水等), 能否抵御一定的灾害和风险(暴雨、洪水、气候变化)。面对“人口越来越多, 资源越来越少”的压力以及气候变化的胁迫[], 目前多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生态城市通过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布局、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公共服务, 改善人居环境, 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抓手。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 新城建设和城市改造如火如荼, 是城市进行生态转型的关键节点。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大量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 如《“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明确要实施100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 给予每个城区5000万元的补贴。国内涌现出大量以生态命名的开发项目, 其规划和建设质量不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起步晚、基础弱, 规划建设的技术、管理和保障机制落后于城市开发[-]。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开展时间较长,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对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社区作为生态城市的基本单元, 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城市是否落地的关键。本文概述了生态城市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最新理念, 遴选了国际国内面积类似的9个生态城市案例(含2个生态社区), 追踪最新动态, 分析比较其规划建设特点, 结合《城市与区域规划国际准则》和《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对国内生态城市的建设管理提出建议。
1 国际生态城市建设概况一般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是生态城市的现代启蒙。197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将生态学引入城市, 开展城市生态研究, 并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 针对城市蔓延, 交通拥堵、公共设施缺乏等问题, 美国和欧洲兴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项目, 倡导线性多中心开发, 混合土地利用, 建设紧凑城市。2003年, 为应对气候变化, 欧盟提出建设低碳城市, 主要以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为主。2007年, 针对暴雨、洪水、高温等极端气候以及海平面上升, 相关学者提出了建设“弹性城市”[]。2015年4月, 联合国人居署理事会议通过《城市与区域规划国际准则》, 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制定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参考框架[]。2016年10月20日, 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城市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大会)通过了《新城市议程》, 承诺建设“公正、安全、健康、方便、可负担、有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新城市议程》中有4个重要的价值导向转变:重视生态本底、构建网络化结构、构造包容的社会和用政策进行治理[], 为未来生态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1 生态城市案例总体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主要包括划定城市增长边界, 以公共交通主导土地开发, 高密度、小街区、商住混合开发, 绿色建筑和新能源的使用, 注重公共空间建设、营造良好的绿色出行环境, 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等()。波特兰[-]划定城市增长边界, 建设紧凑城市, 并且大力发展绿色基础设施;佛莱堡[-]以新能源技术应用和产业著称;库里蒂巴[-]以方便快捷的公交系统和对低收入人群的包容性著称;哥本哈根[-]和伯克利[-]注重自行车道和步行环境的建设;现阶段, 国外生态城市十分注重低碳发展和增强城市“弹性”以应对气候变化。2008年, 弗莱堡提升了房屋节能标准, 实行《被动房屋标准》, 使每平方米年能耗降低了约15 kWh[];2014年, 伯克利实行了“弹性战略”,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和人群进行模拟, 并在规划中考虑气候变化风险[];波特兰不断更新《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按部门分解碳排放指标[]。哥本哈根用绿色基础设施替代传统灰色基础设施, 计划到2110年逐步实现抵御100年一遇的洪水[];库里蒂巴增强了对绿地和森林的保护, 30年来, 人均绿地从1 km2增加到56 km2[]。
表 1 国外生态城市和生态社区的特点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eco-cities and eco-communities
类型
Types
城市
Cities
时间
Year
面积
Area
人口
Population
规划和建设特点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生态城市
Eco-city
美国
波特兰
1979年
376.5 km2
200万人
(1)确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城市增长边界, 提倡精明增长(2)利用GIS支持交通和城市规划(3)公交导向、小街区、高密度、混合的用地开发模式(4)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5)制定并不断更新《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按部门分解碳排放指标
德国
佛莱堡
1986年
153 km2
20万人
(1)太阳能产业集聚形成绿色产业并得到广泛应用(2)执行比国家标准更高的建筑节能标准(3)公交、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4)预留大量的开敞空间(5)细致完善的法律、规定和政策以支持和落实各项生态指标(6)重视垃圾分类
巴西
库里蒂巴
1970年代
132 km2
160万人
(1)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2)快捷、方便、可负担的公共交通体系(3)关注社会公益项目, 关怀弱势群体(4)市长的杰出贡献(5)持续不断的绿地和森林保护计划
丹麦
哥本哈根
1990年代
97 km2
67.2万人
(1)快速城际交通与街区内自行车和步行系统的完美结合(2)保护历史街区, 历史和现代结合, 人文与自然融合(3)逐步用绿色基础设施替代传统灰色基础设施, 到2110年实现抵御100年一遇的洪水
美国
加州伯克利
1990年代
46 km2
10万人
(1)对行政人员和市民进行未来风险的培训(2)大力发展太阳能, 规划在2030年一半的能源供给来自太阳能(3)在规划中考虑未来气候变化, 多渠道的水资源供给, 整合绿色基础设施来改善街区(4)加强种族平等(5)政府各部门合作服务社区(6)地区间合作构建区域弹性
阿联酋
马斯达尔
2008年
6.4 km2
5万人
(1)以建筑节能和新能源为主要特色, 融合大量高科技(2)紧凑、高密度城市(3)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建筑(4)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回收
瑞典
哈马碧滨水新城
1996年
2 km2
3.5万人
(1)体现滨水环境的自然特色(2)小街区、密路网, 搭配完善的基础设施(3)利用建筑译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建筑(4)以快轨和公交为基础(5)“哈马碧一体自循环生态系统”(6)持续的日常能源和资源监测和评估
生态社区
Eco-community
英国贝丁顿社区
2000年代
0.0165 km2
270人
(1)适应气候的巧妙建筑设计, 使用保温和储能墙体, 最大节约能源(2)居住工作混合的住宅模式(3)采用废弃木料和小区自己种植的速生林来做能源
澳大利亚
哈利法克斯
1990年代
0.024 km2
350—400户
(1)国际组织参与下的“社区驱动”的自助式开发模式, 居民充分参与(2)提出了12条规划原则和21条操作策略(3)使用本地的成熟技术
04-07 来源:网络整理
10-12 来源:网络整理
10-14 来源:网络整理
10-19 来源:网络整理
10-29 来源:网络整理
11-03 来源:网络整理
11-04 来源:网络整理
12-10 来源:网络整理
12-15 来源:网络整理
12-17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