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出台, 其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了社区的生态化转变。进入21世纪后,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如《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2000年)、《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1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和2016年)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和2014年)等, 这些标准和政策促进了人居环境向生态社区方向转变。目前生态社区规划和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绿地设计、雨水综合利用等方面[]。
秦皇岛“在水一方”是全国首家被动房示范项目和河北省城市雨水利用试点工程。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外围护保温、高气密性、无热桥结构、配置高效带热回收的通风换气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地下雨水收集池、下凹绿地和人工湖雨水收集系统。河南南阳卧龙区龙祥世纪家园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绿色发展生态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示范工程。作为新建经济适用房小区, 其设计亮点主要是设置了节约型的社区绿地和都市农业, 兼顾景观、防护、生态、教育功能, 不仅维护成本低, 还能增加居民经济收入。同时, 社区通过改变雨水汇流路径、渗透优先、增加入口过滤截污措施来消减洪涝[]。此外, 科研单位参与了项目, 并对社区的管理和居民自治也进行了探索[]。
3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比较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不同, 经济发展阶段、人口密度和文化风俗都有差异。国外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城镇化和后工业化阶段, 大部分是已建城市的生态化改造, 一般规模较小, 涉及人口也较少以解决交通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 非政府组织和居民参与度较高。中国正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 生态城市的建设一般是由政府主导的, 涉及范围大, 城市体量和人口密度更大, 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既要解决公共基础设施问题, 又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以及节能减碳应对气候变化。基于国内外生态城市的案例分析, 将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在战略规划、绿色出行、技术和产业、公共参与和保障措施这五方面进行比较。
3.1 战略规划04-07 来源:网络整理
10-12 来源:网络整理
10-14 来源:网络整理
10-19 来源:网络整理
10-29 来源:网络整理
11-03 来源:网络整理
11-04 来源:网络整理
12-10 来源:网络整理
12-15 来源:网络整理
12-17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