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国际、国内案例的分析比较, 结合《城市与区域规划国际准则》和《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对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4.1 规划要有远见, 短期目标要适宜且可考核根据城市的自然、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 提出现阶段合理的目标和长期发展路线图。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未来发展的长期规划, 建设“公正、安全、健康、方便、可负担、有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深圳市在这方面做了较好的示范, 不但率先实行生态控制线的划定, 还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适应度分析[]。
4.2 以人为本, 完善公共服务, 提升城市的包容性城市的核心是人。居民是城市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只有居民的支持才能建设真正的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配置上, 要考虑居民的生活和出行习惯, 考虑人的安全和便捷。在红绿灯时间设置、过街天桥设置、十字路口的安全岛设置等方面都需要根据人们的出行习惯和所在路段位置进行十分细致的调研和设计。设置专用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 保障骑行者和步行者的路权, 倡导机动车礼让行人和骑行者。充分利用实时公交信息系统减少人们的等车时间, 利用网络约车平台来实现汽车共享。积极推进以社区为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如教育、文化、医疗、体育设施的社区化, 可以方便群众, 减少居民的出行次数, 并且社区基础设施比大规模公共设施更加节能低碳。提升城市的包容性, 关注弱势人群, 考虑流动民工、贫困人群、残障人士的生活、教育和出行的便利性。
4.3 建立系统思维, 加强本土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发展转型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去解决。国内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与国外有很大差别, 不应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和技术手段, 应该努力探索与城市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区位交通、人文习俗、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发展模式。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系统思维, 辨识城市生态系统中各个组分之间的关系, 调控时、空、量、构、序[]。把城市湿地、绿地、生态廊道等绿色设施与城市给排水系统、道路、交通以及各种污染物排放口等灰色基础设施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有机网络, 增加城市的弹性[]。
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节能保温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污水处理与再生、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绿色交通、智能化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国内在节能环保技术上有很多需要引进, 提高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本。自主研发的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和更好的解决本地的环境问题。此外, 节能环保并不意味着采用最新技术, 根据本地气候和地形, 采用适宜的、成熟的、可负担的技术才能大规模推广。利用自然做工的生态设计技术、水适应技术、低影响开发和水敏感技术等都值得在生态城市中多实践[]。
产业是城市的经济命脉, 经济繁荣程度决定了城市的人气和活力, 经济发展方式决定了资源利用途径。根据城市的不同背景和特点, 做好产业定位, 技术和产业相互带动, 形成完整产业链, 建设有活力和特色的生态城市。新城建设尤其需要注重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 否则缺乏经济支撑和人气, 只能成为“睡城”和“鬼城”。深圳光明新区在产业定位、创业业平台和政策扶持上值得借鉴[]。
4.4 完善保障机制, 提供公众参与渠道生态城市的建设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规制, 也需要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完善相关建筑和规划法, 制定技术标准和评价准则, 将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的细节落实到设计图纸和建设合同中, 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有标准可考核, 有法规可追责。公开项目信息, 开通意见反馈渠道, 鼓励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及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提供建议和进行监督。进一步制定多样化的优惠政策, 吸引和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生态投资和开发。通过建设生态体验和教育平台, 社区共建、回收活动等, 创造就业机会, 提高大众的生态意识和知识, 促进居民参与。
04-07 来源:网络整理
10-12 来源:网络整理
10-14 来源:网络整理
10-19 来源:网络整理
10-29 来源:网络整理
11-03 来源:网络整理
11-04 来源:网络整理
12-10 来源:网络整理
12-15 来源:网络整理
12-17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