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大地艺术思想提倡突破传统的美学价值观, 将受损景观要素(工业废弃地、废弃矿区等)视作一种资源, 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造和美化[], 如富有工业特色的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对原有工业遗迹进行生态修复, 生态功能修复的同时兼具文化传承功能。20世纪90年代, Eric[]提出尊重美学原则能提高生态修复中公众的认同感和接受度。随后, Hands等[]基于视觉偏好视角评价研究区生态修复效果, 发现诸如鸟窝、岩石等乡土元素以及场地内元素色彩的多样性和数量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美学价值, 提出了改善生态修复效果的具体方案。类似地, Junker等[]、Raffaele等[]基于公众审美偏好评价生态修复效果。Ashlee等[]在河流生态修复中, 定量评估了生态价值、形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之间的关系, 综合各类价值以评价整体生态修复效果。Saha等[]以印度东部杜伦河为研究对象, 评估与调查了沿岸河道的生态品质与居民对河道景色的审美偏好, 发现研究区52%的区域退化严重, 且对于公众而言, 更具吸引力往往是那些生态质量较高的区域, 据此提出应建立适应当地居民审美偏好的生态修复框架, 对于维系修复后期生态效益和景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美学视角出发评价生态修复效果, 多融合修复地地域文化特色, 关注局地尺度生态景观结构的设计及管理, 是生态修复在改善人地关系研究的具体体现。
3.4 基于公众感知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国外研究重视人本主义特色, 关注公众对生态修复的感知价值, 进而探讨生态修复效果在提升人类福祉方面的作用机理。Ulrika等[]详细对比公众在生态修复前期、中期、后期的感知以评估河流生态修复效果, 探究生态修复与人类福祉的关系。Feng等[]研究发现部分生态保护工程在实践中会对居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证实了从居民感知视角探析生态修复效果的必要性, 并探究中国北部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对原生居民生计的影响评价修复效果。居民是生态修复工程的利益相关者, 充分考虑感知价值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也为生态修复相关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居民对修复地的感知价值与修复地生态、文化等要素密切相关, 如Buijs[]以文化价值、自然价值和乡土价值为框架, 根据荷兰漫滩地区居民对修复后生态环境的态度和感知价值评价生态修复效果。Emma等[]从人地关系角度切入, 调查了英国北部迪恩河流(River Dearne)生态修复实施14年后当地居民的感知价值变化, 探析影响居民感知的生态及人文景观因素, 提出文化价值研究框架和理想化知觉研究框架, 为基于感知价值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提供参考。居民对生态修复效果的感知及偏好有利于增进社会效益, 以感知价值为核心评价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是国外研究的重点内容。
4 研究评述与展望 4.1 国内外研究评述(1) 国内基于环境质量评价生态修复效果研究成果丰富, 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有待完善。国内研究多从环境质量改善的角度出发, 基于具体修复地衡量生态修复效果, 但不同修复对象的环境评价指标、测量方法等仍然缺乏标准和规范, 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 对生态修复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缺乏对同类型生态系统、同一区域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规律总结, 仍需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2)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国内外研究热点, 文化服务价值评价亟需深入。当前, 国内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但国内研究仍存在研究总量不足、文化服务重视不够等现实问题。文化服务涵盖娱乐休闲、美学欣赏等多功能价值, 有助于增进居民对修复后生态空间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对于提升修复地质量、增进居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中应深入推进文化服务价值评价, 文化服务的指标选取、量化方式选择等仍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3) 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生态修复效果是发展趋势, 因地制宜构建指标体系成为研究重点。国内生态修复效果研究重视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效益协同, 已有研究从单一效益评估逐步发展至多维效益评估, 综合效益评估成为探索人与自然协同目标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未来研究中, 考虑到修复地类型复杂多样, 生态环境、地域和文化特色各异, 构建契合实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重点。
04-07 来源:网络整理
10-12 来源:网络整理
10-14 来源:网络整理
10-19 来源:网络整理
10-29 来源:网络整理
11-03 来源:网络整理
11-04 来源:网络整理
12-10 来源:网络整理
12-15 来源:网络整理
12-17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