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逝,青山依然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依然历历在目,永不忘怀。在美国近乎丧心病狂对中国发起贸易摩擦的当口,央视电影频道改播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几部电影,包括《英雄儿女》《上甘岭》《奇袭》等。“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的铿锵声音就像昨天一样在观众耳畔再次响起,其反响依然那样得强烈:抗美援朝,永远的丰碑!
在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百乱待理的极其艰难的1950年,美国联合另外15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鸭绿江畔,美军飞机轰炸我国边境城市,妄图以朝鲜做跳板,将新中国政府扼杀在摇篮之中。在此危难时刻,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战略决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肩负使命的祖国英雄儿女高亢地唱着志愿军军歌开赴作战前线。战争刚刚打响,1950年11月25日,美国各大报刊刊出《麦克阿瑟将军保证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圣诞节士兵可以回家》。然而,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国志愿军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依靠劣势武器装备,打得“联合国军”一蹶不振,逼迫美国不得不在停战书上签字。“圣诞节攻势”这一战役的名称,成了狂妄自大、极具讽刺意味的笑话。
这场战争已经过去近70年了,然而在国人心目中,在世人眼界里,却是一座中华民族永远的丰碑!
一、抗美援朝提升中国自信
自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不断侵入中国,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矗立在大上海的公园大门口,“支那狗”的称谓响在华夏大地。血染的历史使得中国人缺乏一种自信。而抗美援朝,自此戛然而止。当时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曾说过的话,即认为那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错误的战争。麦克阿瑟被解职回到美国后不久对这场战争也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美国卷入亚洲战争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他先后告诫甚至请求两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和约翰逊,不要再卷入亚洲的战争。 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在经过几十年的软弱挨打之后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尽管战争打完后中国已是精疲力尽,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
的确,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对美国、西欧国家和日本等国的冲击尤其之大。美国学者哈罗德·伊罗生所著的《美国的中国形象》指出“中国军人一直被看作是一群柔弱无力和无能的乌合之众,然而在突然之间他们变成为强有力的危险敌人。”对于外界流传的中国抗美援朝使用的是所谓的“人海攻击”,他引用军史学家安德森的分析,认为“是为联合国军遭受的失败寻找一个借口”。他还引用当时美国最热门的杂志之一《生活》的评价,“雄心勃勃的中国成为一种威胁”。西欧国家对华人的态度,此前长期都是普遍轻视。朝鲜战争以后,他们对华人的态度才变得礼貌起来。至今被认为在二战中是被美国打败的日本人,长期以来对中国的蔑称“支那”,也在新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从日语中消失。曾被美国吓破了胆的日本人,此后对新中国增添了几分尊重。据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的新闻调查,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都有好感。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民族自信,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作为“领路人”角色的信心。对那些见多识广而且对旧中国黑暗感受更深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如此。
出生于日本大阪的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看到某些国人因为中国近百年的落后而以做中国人为耻的现象时,感到忧心不已。而在听到新中国出兵朝鲜的消息后,精神为之一振。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有“中国最后一个大儒”之称。1950年9月23日,毛泽东就抗美援朝问题专门派人征求梁先生的意见,梁先生认为中美双方实力悬殊,不赞同出兵。因为他对旧中国的落后状态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但后来的事实使他信服了,他看到了中国志愿军“在朝鲜刹了美国的威风”,终于感到中国人扬眉吐气,由衷地赞扬:“一个全国统一稳定的政权竟从阶级斗争中而建立,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后来,他又写道:“很久走着下坡路的中国人,自从全国解放后扭转过来走着上坡路”。
09-16 来源:网络整理
09-23 来源:网络整理
09-09 来源:网络整理
09-10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7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14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