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会不会引发更大的国际冲突乃至世界大战。这是毛泽东和党中央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这个顾虑在罗申给斯大林的电文中说得很明白:出兵朝鲜“最大的可能是,这将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结果苏联也可能被拖进战争中来,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极其严重了。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谨慎行事。”
这些方面的担心和顾虑,都在情理之中。党的高层领导有这样那样看法和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不存在什么路线斗争。这些问题是怎样得到应对、克服和解除,最后统一思想认识的呢?这里,也是历史的合力——诸如彭德怀等统率的广大志愿军指战员的高昂斗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等同志的鼎力协助,还有斯大林和苏联的某种支持和应允的援助等——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但就作出最终决策而言,毛泽东的战略眼光和坚毅决心,即没有动摇过的初心起了决定性作用。所谓“长考百日,三波两折”,并不是说他个人有什么犹豫动摇,而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他需要做工作来统一中央领导层的认识,形成“硬核”力量。这是一个从考虑出兵,到暂缓出兵,再到最终决定出兵的过程。
统一了思想认识,消除了担心和顾虑之后,中共中央最终郑重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由彭德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夜晚,彭德怀统率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雄赳赳、气昂昂的非凡英姿,跨过了鸭绿江。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旗开得胜后,毛泽东在1950年10月27日谈到出兵决策的思考情况时说:朝鲜局势紧张的那段时间,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有很多天是睡不着觉的。但是,今天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他说:我们迫切需要和平建设,如果要我讲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说有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抵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
彭德怀回顾毛泽东狠下抗美援朝决心的情况时说:“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在中华民族战争史上,也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毛泽东对抗美援朝的艰难决策,将会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09-16 来源:网络整理
09-23 来源:网络整理
09-09 来源:网络整理
09-10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5 来源:网络整理
09-07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28 来源:网络整理
09-14 来源:网络整理